为积极响应“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号召,全面展现学院技工教育育人成果,5月23日,河南技师学院成功举办以“技高一筹,竞展芳华”为主题的技能文化节成果展示暨校园开放日活动。
此次活动是学院为积极营造“知识重要、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示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精心筹划的大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活动涵盖技能竞赛、成果展演、文艺汇演等多项内容,吸引了校内外超1.2万人次参与。学院特邀业务主管部门领导、产业学院所在地领导、合作企业领导、学生家长代表、优秀毕业生代表、学院所在社区及群众代表亲临活动观摩指导工作、体验和感受职教魅力。
高擎技能火炬 共绘职教蓝图
上午9点,第四届技能文化节成果展示暨校园开放日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启动仪式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付静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岩致欢迎词,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成果,表达了对社会各界、与会嘉宾的感谢和欢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杨哲理讲话,对于河南技师学院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态势和取得的可喜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宣布河南技师学院第四届技能文化节成果展示暨校园开放日活动正式启动。
“举办技能文化节系列活动,就是要做到敞开校门、开放办学。”会后,付静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借用技能文化节这一平台,让我们的教学成果、办学特色得到集中展示,同时,也让全社会对我们的办学成效进行监督,并给我们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我们办学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将以技能文化节系列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社会风尚。”
青春飞扬 尽显专业本色
启动仪式后,精彩节目联袂上演。来自各二级学院、社团的师生齐聚一堂,以歌舞、武术、走秀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共同演绎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享受。这一系列精心编排的节目展示了学院专业建设、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社团活动、学生管理等工作的特色和亮点,也展现了河南技师学院学子奋发向上的精神和青春激扬的活力。
学生家长在参与活动后,更加赞叹学校的办学理念。“孩子送到学校,我们很放心,老师是真心对孩子好。”一位2024级的学生家长由衷地说,“孩子来了学校以后,变得更自信了,动手能力也提升比较快”。提到职业教育,有家长表示,之所以选择技工院校,就是因为技术性的岗位需求量大,河南技师学院开展的校企合作也很多,学校也会推荐就业。
技能展演:硬核科技与传统技艺交相辉映
成果展现场布置井然有序,各具特色,展区内的作品琳琅满目,既有手工剪纸、茶艺表演、编绳、扎染等传统的技能项目展示,也有新能源汽车试乘、无人机表演、工业机器人操作、3D打印和激光雕刻、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现代技术成果的精彩呈现。学生们通过现场实物展演,向观众展示了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并热情地解答观众的疑问,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验。观众们纷纷驻足观看,对学生们的作品赞不绝口。此外,还设置了一些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亲自动手体验。
展演现场,记者见到了多位毕业生到场,有老师、有工程师、有店长......再回母校,他们都不禁回忆起当年老师们带着大家一次次备战技能竞赛的日夜。有了技能加持,现在的他们都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
“现在我在‘小李补胎’做店长,每月工资平均下来有11000元,这多亏在校时储备了足够的技能,让我一进入工作就能很快上手。”一位从交通运输学院毕业8年的毕业生说道,工作时间久了,更能体会到在学校学到的能力,对工作的帮助有多大。学院预备技师毕业生、现为学院正式在编职工的周正羽,正带着他的学生们在机电工程学院的展位前展示3D雕刻技术。他认为,学习一门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就业,也能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正因他走过这条职业成才路,才明白这条路怎样走更容易通向成功。
非遗大师指尖生花 匠心技艺惊艳全场
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技艺,剪纸艺术家袁升科执剪展演,红纸在指尖翻折旋切,转瞬化作灵动花鸟。王祥云挥毫泼墨间,鸟虫篆字如群雀栖枝,古朴文字与自然生灵在宣纸上奇妙共生。核雕技艺传承人高华林手持刻刀,于方寸橄榄核上精雕细琢,每一刀都精准有力,将细腻纹理与生动形态完美融合。其核雕作品,或人物栩栩如生,或场景惟妙惟肖,展现了核雕技艺的极致精妙与独特魅力。泥塑传承人陈莉莎以泥土为媒,双手轻抚,揉、捏、塑等技法运用自如,将平凡泥土幻化为形态各异、神韵兼备的泥塑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
上一篇:返回列表